联系电话
+86 21 56633752
图片 | 现象 | 原因 | 措施 |
剥离![]() |
滚道表面剥离,剥离后表面变得粗糙。 | 滚动体疲劳过早的剥离可能是由过载造成的。错误操作较差的主轴和轴箱精度安装误差异物进入生锈等都可能造成过载。 |
1.找到过载的原因。 2.检查使用条件,选用承载能力更强的轴承。 3.增加润滑剂的粘性,改善润滑系统以形成足够的油膜。 4.消除安装误差。 |
剥落![]() |
剥落会产生一些很小的碎片(尺寸在10μm左右剥落同时会产生很小的裂纹。 | 常发生于圆柱滚子轴承尤其在滚动面粗糙及润滑不良的情况下剥落会发展成剥离。 |
1.控制表面粗糙度,防止生锈。 2.选择适当的润滑剂。 3.合理的装配。 |
卡伤![]() |
伴有擦伤的刻痕轴向的安装刻痕。滚子端面和套圈档边的刻痕滚道面和滚子接触面轴向的刻痕。 | 不正确的安装和拆卸方式。由于过载导致滚子接触面油膜被破坏,外物进入或过大的预载荷打滑或滚动体润滑不良。 |
1.改进安装和拆卸工艺。 2.改善工作条件。 3.改善预压。 4.选择适当的润滑剂和润滑系统。 5.改善密封效果。 |
擦伤![]() |
表面粗糙并有微小杂质黏附。 | 滚子滑动,润滑油效果不好不足以防止滚子运转时滑动。 |
1.选择合适的润滑剂和润滑系统以形成足够的油膜。 2.使用含耐高压添加剂的润滑剂。 3.采取预防措施,比如小的径向间隙,施加预压以防止滚子滑动。 |
磨损![]() |
表面磨损尺寸比其它未磨损处小。磨损处表面粗糙并有刮伤。 | 外部固体物进入。润滑油脂中有灰尘或其他异物。不良润滑条件。滚子旋转滞后。 |
1.选择适当的润滑剂和润滑系统。 2.改善密封效果。 3.润滑油过滤。 4.消除安装偏心。 |
斑点及变色![]() |
斑点:滚道表面颜色暗淡有斑点斑点成凹坑状。变色表面颜色发生变化。 | 异物进入。不良润滑条件。过热造成轴承发生回火形式的颜色变化。油脂沉积在轴承表面。 |
斑点: 1.改善密封效果。 2.润滑油脂过滤。 3.改善润滑系统。 变色: 4.用有机溶剂去除沉积的油脂(草酸)。 5.如果粗糙面经砂纸打磨无法去除,该变色是锈或腐蚀.如果可以完全去除,该变色是由于过热导致变色表面被回火处理形成的。 |
压伤![]() |
由于坚硬固体外物进入或冲击导致滚道面凹坑(疑似压痕) | 坚硬固体外物进入。剥离发展为压伤。操作不当造成的冲击。 |
1.防止外物进入。 2.如果档边处有金属颗粒,检查相关轴承是否有剥离。 3.过滤润滑油。 4.改善操作,装配工艺。 |
碎裂![]() |
内圈外圈滚动体部分碎裂。 | 较大外物进入过载或操作不当造成冲击。 |
1.寻找冲击和过载的原因并加以改善。 2.改善操作条件。 3.改善密封性能。 |
裂纹![]() |
内圈外圈滚动体产生裂纹。 | 过载过量冲击。过热后迅速冷却。缓慢剥离发展成裂纹。 |
1.检测是否有大的载荷并改善承载情况。 2.防止小裂纹,剥离蔓延。 3.改善安装条件。 |
锈蚀![]() |
内圈外圈滚动体表面生锈或侵蚀。生锈位置的间隔有时和滚动体间隔一致。 | 水或酸性液体进入轴承,空气中湿度过大,不良的包装和储存条件,直接用手接触轴承。 |
1.改善密封条件。 2.定期更换润滑油。 3.安装时注意保护轴承。 4.非长期使用时的必要防锈保护措施。 |
烧伤![]() |
轴承由于无法正常转动产生大量热以致烧伤。滚道面滚动体接触面档边面变色变软并有焊接痕迹。 | 轴承散热能力不足。润滑条件不良或不适合的润滑剂。游隙过小。过大的载荷或预压滚子倾斜和不正确的安装。 |
1.改善轴承散热。 2.选择合适的润滑剂和合适的润滑剂更换间隔。 3.避免轴承安装时的偏心。 4.改善预载荷和游隙。 5.改善轴承使用条件。 |
磨蚀![]()
|
配合面磨损产生的红色锈粉形成无数的小坑,被称作疑似压痕的凹坑在滚道面上形成同滚动体间距相同的压痕。 | 轴承接触面由于受振动载荷导致滚子振动润滑剂被甩出接触面接触面就会显著的被磨损。轴承振动角很小。润滑不良或者无润滑。不定载荷。运输时振动轴偏斜安装错误,松配合。 |
1.运输时,内圈和外圈应该分开包装,如果不分开,则应该有预压。 2.在振动场合,使用润滑油或高粘度的润滑脂。 3.改变润滑剂。 4.固定轴和轴箱。 5.改善配合条件。 |
电蚀![]() |
通过显微镜观察,滚道面上有许多喷火口状凹坑进一步发展则呈波纹形。 | 电流通过轴承产生火花导致滚道面熔化变软形成腐蚀痕迹。 | 增加电流旁通回路,采取绝缘措施避免电流通过轴承。 |
滚道偏斜![]() |
滚动体和滚道面接触位置偏斜。 | 轴或轴承箱的精度不良。安装不当。轴或轴承箱的刚度不足。轴承游隙过大造成轴摆动。 |
1.提高轴和轴箱的加工精度。 2.提高轴和轴箱的刚度。 3.选择适当的游隙。 |
保持架破损![]() |
保持架破损铆钉松动或断裂,保持架磨损。力矩负荷过大,高速旋转或转速变动频繁,润滑不良,卡入外物,振动大,安装不良,过热。 | 改善载荷条件;改善润滑条件。选择合适的保持架,改善安装条件。研究轴和轴箱的刚度。 |
1.改善载荷条件。 2.改善润滑条件。 3.选择合适的保持架。 4.改善安装条件。 5.研究轴和轴箱的刚度。 |
蠕变![]() |
内圈内表面或外圈外表面打滑造成镜面有时伴随有变色或划痕。 | 配合处过盈不足,套圈紧固不够,异常温升,负荷过大。 |
1.改善过盈量。 2.改善轴和轴箱的加工精度。 |
艾森博格轴承(上海)有限公司
EISENBERG BEARING (SHANGHAI) Co.,LTD.
地址:上海市西藏北路558号铭德国际广场1803室
Tel:+86 21 56633752
Fax:+86 21 56639899
Email:sales@eisenberg-bearing.cn
网址:www.eisenberg-bearing.cn
© 2020-艾森博格轴承(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佰联轴承网 沪ICP备2023021873号-1